位置: 首页 > 行情 > 正文

纪录片《中国通史》解说词文本82 第八十二集 海疆与互市

来源:哔哩哔哩   发表于: 2023-02-14 01:06:20  

巍峨壮伟的长城,在明朝北部边疆的山川之间逶迤盘旋。自景泰二年(公元1451)到嘉靖年间,前后经过十八次重新加修。明长城东起鸭绿江,西到嘉峪关,绵延一万四千六百多里,防御来自北方的蒙古骑兵。

与此同时,另一道长城在明朝的东南海岸线上蜿蜒而行。至明朝中期,在北起辽宁金州湾,南至广西钦州湾的海岸线上,明朝政府建立起以沿海军事卫所为主,以巡检司、寨讯、烽火台为辅的海防体系。通过它们,明政府构筑起一道铜墙铁壁般的海上长城,抵御来自东南沿海日益猖獗的海上倭寇。

一南一北的压力,对明朝政府构成了极大的威胁。


【资料图】

第八十二集 海疆与互市

在16世纪中国沿海,有一个由中国走私商人、倭寇与葡萄牙人自行开辟的所谓国际自由贸易港,记录在西方史料中。1540年,曾访问过这个港口的葡萄牙商人门德斯·平托,在他的《远游记》中这样描述当年的场景:港口由对峙二小岛组成,岛上人口3000,其中葡萄牙人1200,比印度任何一个葡萄牙人居留地都更加壮观富裕。除平托的《远游记》外,同时代的外国著作中,也都记录了它的繁盛景象。这个在外国人中间名噪一时的港口,名叫双屿港。然而,在中国的历史典籍中,却很少提到双屿港这样一个海上贸易中心。少有的零星描述,与国外资料的浓墨重彩也大相径庭。

赵现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副研究员,他查阅了大量明史书籍,很少看到对双屿港繁盛状况的描述,最多只是在方志与地图中偶尔会提到它。双屿港,似乎湮没在茫茫的史籍之中,因为它只是明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小岛而已。但在明朝的抗倭将领眼中,情况却不相同。在他们看来,双屿港是一个倭寇的大本营。那么,这个各持一说的地点到底在哪里呢?

赵现海 中国社科院历史所 副研究员

赵现海:双屿港的位置,就是在现在今天浙江省宁波东面的一个岛屿。这个岛屿它的位置比较特殊,因为什么呢,它差不多是在海洋的一个边缘的一个地带,所以说是海洋势力进入中国的一个跳板。

据学者考证,双屿港的位置在今天舟山市的六横岛附近。如今,任何与倭寇大本营和海上贸易中心相关的历史印迹均已找寻不到。只是,中外史料大相径庭的描述,哪一种说法才是对的呢?是相信来自西方的叙述,双屿是个国际自由贸易港?还是信赖出自明朝官方的文献,双屿是个倭寇大本营呢?又或者是认为,双屿港扮演着这双重的角色呢?

明朝建立初期,正值日本南北朝内战。混战中,日本的失职武士与破产农民纷纷流亡海上,武装侵扰中国沿海。另一方面,元末割据江南沿海州县的张士诚和方国珍,被朱元璋击败后,余部亡命海上。为了防倭寇侵扰以及昔日割据政权的残余势力的死灰复燃,明朝政府迫不得已,祭起了严厉的海禁大旗。为防止沿海民众私通倭寇,早在洪武四年(公元1381),朱元璋正式宣布,严禁濒海百姓私自出海,此后又多次重申了禁令,所谓寸板片帆不许下海。与明朝密邻的东南亚各国,也只能通过朝贡的方式来华进行贸易以及文化交流,这标志着海禁作为明朝的一项基本国策正式确立。洪武十九年(公元1386),明政府强行将舟山居民三万余人几乎全部迁往内地,只留下少部分平民与守军留守。舟山群岛自此几乎成为无人之境,双屿港自然也成了一个海禁无人岛。

万明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

万明:我们说这个海禁政策呢,当时,我们,当时是产生,它是有一个时代背景的,今天我们也不必过多地去责备。因为这个国家安全问题,我们今天也都知道,就是比如说现在的马六甲,这个海盗问题。这些问题的话,实际上是对于一个国家安全,确实是有很大的危险的隐患。

明朝政府的海禁政策终究敌不过漫长的海岸线,寂寞的双屿岛渐渐迎来了人烟。安土重迁的百姓时时刻刻思念着故乡,不久,许多人违反禁令,从迁徙地偷偷跑回岛上,部分被迁岛民的后裔跟随巡海、抗倭的军队陆续回迁。与此同时,内地的一些渔户、商户为了生计,来此生产作业。他们的到来,使得双屿港恢复了生机。

此时的世界,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推动着双屿岛的潮起潮落。航海业的发展及西方人的到来,极大地推动了海上贸易的进展。地大物博的中国,正成为一个巨大的产品供应者与市场。在明朝政府不断强化海禁政策的同时,葡萄牙人的船队正在不远的海域中游荡,寻找其在东方的一个又一个落脚点。1522年,麦哲伦船队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。在此之前,葡萄牙商人到达广州,但因为没有朝贡贸易的文书勘合,被明朝政府逐出。

被逐出广州的葡萄人载着满船的香料,循中国海岸一路北上,试图寻找贸易机会与落脚点,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。在靠近宁波的地方,葡萄牙人发现了双屿岛。利之所在,民不畏死。葡萄牙商人随即与当地的海商一拍即合,沿海走私贸易蓬蓬勃勃兴盛起来,促成了一个国际自由贸易港口的诞生。葡萄牙商人门德斯·平托这样描述当年的场景:港口有海岸数处,最宜泊舟。房屋千余栋,有两所医院,一座仁慈堂。在整个亚洲,其规模也是最大的。这个港口,正是被众多欧洲书籍交口赞誉的海上自由贸易港——双屿港。

赵现海 中国社科院历史所 副研究员

赵现海:当时双屿岛非常非常得繁盛,船只大概有一千多只,而且规模都非常大。它的人口也相当相当得多,而且成份比较复杂,语言也各种各样,但是他们都有一个比较共同的目标,就是说在这里进行一种贸易。

双屿港繁盛的自由贸易,直接冲击明朝的海禁政策,引起了明朝政府的不安。相对来说,主张开放海外贸易的有识之士毕竟是少数,保守派的观点占据了上风。默许奸民招引外国夷人,在双屿港日益壮大,成为一个海上贸易天堂,这无疑是明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,也与明朝沿袭已久的海禁政策相左。对于明朝政府而言,需要的是稳定,而不是民间不受约束的发展。于是,风暴即将降临双屿港。

嘉靖二十七年(公元1548),一个风雨昏黑、海雾弥漫的夜晚,双屿港的人们还在沉睡,他们并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降临。明朝政府责成提督浙闽军务兼巡抚浙江右副都御使朱纨,务必尽早捣毁双屿港。朱纨的舰队将港口团团包围,次日凌晨,港内的走私商人纷纷逃逸,明军乘胜追杀,俘斩、溺死者数百人。朱纨还下令,用木石筑塞通往双屿港的南北水道,使船只无法入港。而此时,从外洋而来的商船正日夜兼程驶向这个国际贸易基地,他们不知道双屿港早已灰飞烟灭。自四月七日双屿港被攻破到五月十日,一个月内,先后到达的各国商船竟达1290余艘之多。而此时的双屿港,已然是一片废墟。

双屿港的覆灭,并没有给这次扫荡行为的指挥者带来荣誉。负责浙、闽海防的朱纨,出身进士,属于铁腕海禁派,发誓要将倭寇从明朝的领海肃清。荡平双屿港后,朱纨又挥师入闽,追击倭寇。福建走马溪一战中,朱纨将俘虏的96名违反海禁政策的中国商人全部斩首。朱纨的刻薄寡恩,断了一些普通民众的生计,更断了豪门势族的财路,引起了民间和部分朝廷人士的极大反弹。闽浙等地出身的官员,如御史陈九德等人,弹劾朱纨专权滥杀。不久,朱纨被革职。朱纨不愿接受即将到来的审讯和侮辱,服毒自杀。

陈时龙 中国社科院历史所 副研究员

陈时龙:因为其实走私贸易是很多福建、浙江沿海的世家大族,他们支持的,因为他们从中获利了。所以,朱纨实行严格的禁倭的那种政策之后,等于是他们的财路会受到影响。

被毁灭的双屿港,从此退出世界贸易舞台,彻底沦为一个海禁无人岛。而此时在远离海洋的中国北方,长城以外,一座新兴城市即将兴起,它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。这座城市的缔造者,将与呼和浩特一起名垂青史,这个人就是蒙古土默特部首领——俺答汗。俺答汗,是蒙古著名的中兴之主,达延汗的孙子。他承袭祖父与父兄的基业,统领土默特部,驻扎在河套东北部地区,并在1539年从蒙古大汗那里得到了索多汗的封号。嘉靖十三年(公元1534)四月,年仅二十八岁的俺答,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:来到长城边塞向明朝求贡。

陈时龙 中国社科院历史所 副研究员

陈时龙:因为贡市是一体的,他把贡物带进来的时候,他已经在沿途会有交易了。到了北京之后,向皇帝、朝廷缴纳贡品之后,他剩余的东西还可以在京城进行交易。

俺答汗所处的土默川属于漠南中西部地区,当时集中了近十万人口,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,而粗放、单一的游牧经济根本无力支撑。当时蒙古各部要想得到汉地的物资与粮食,只有两种途径:一是贡市贸易的和平方式,另一种就是入塞掳掠。对他们来说,朝贡和打仗,既然都是获取物资的手段,哪一种成本低而收获高,自然就采用哪种方式。俺答汗向明朝伸出橄榄枝,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进行双边贸易。然而,他等到的,却不是来自明朝政府的热烈回应。

彭勇 中国民族大学 教授

彭勇:明朝取代的元朝而建立的,而蒙古贵族他们是主动从元大都退到草原上去的,他们的这种政权的延续性,还是时隐时现地保持着一个连续性的。对于这么一个北元政权的存在,明朝政府一直视它为最大的敌人。

明朝从元朝统治者手中夺得政权,对于退回塞北的蒙古贵族时刻保持警惕。尽管不少朝廷大臣深知其中利害,主张与俺答汗通贡,但是,嘉靖皇帝却不赞同通贡。在了解皇帝的真实想法后,大臣们会议后说,蒙古人的请贡是不可信的,可能是一种缓兵之计,要趁机侵扰边疆。因此,最好是大义凛然地予以回绝,这样他们的奸谋也就自然破产了。至于互市,明朝君臣们更会认为,堂堂天朝与边臣互市是冠履倒置,有损大国威严,不符合传统的朝贡贸易制度。更重要的是,在朝廷大臣们看来,互市会造成土默特部坐大,削弱明朝对蒙古各部的控制。于是,与俺答汗同龄的嘉靖皇帝,非但不准通贡,轻易拒绝了俺答汗的要求。而且在嘉靖二十一年(公元1542),还下令将俺答汗派来请求通贡的使节石天爵处死。

俺答汗求贡不成,只好回归掳掠的老路上来。明朝的宣府、大同、延绥、宁夏等边镇,因为距离俺答汗的统治区近,常常受到侵扰。缺乏正常的、和平的物资交换环境,战争成了游牧民族掠取农业物资的重要手段。此后的十多年,俺答汗一直用和平与战争两种手段,不断要求与明朝通贡、互市。俺答汗之所以不肯放弃与明朝和平互市的机会,是因为有许多后顾之忧:北有骁勇剽悍的兀良哈人,东有以宗主大汗自居的察哈尔部,西北是与东蒙古有世仇的原瓦刺诸部,他们时时刻刻觊觎着士默特的土地。这些威胁,令俺答汗如芒刺在背,所以每次蒙古骑兵深入明境掳掠一番之后,很快就北撤了。俺答汗也希望,借助与明朝通贡互市所得的经济利益,称雄草原诸部。就这样,明朝与蒙古的战争断断续续、打打停停,俺答汗的求贡之路漫长而曲折。

为了应对俺答汗的骑兵骚扰,明朝政府不断加固长城。明代长城大部分是砖石结构,唯黄河以西多是夯土长城。即便夯土而成,据说每米造价约为一两白银。可以想象,万里长城的修建,又得耗费多少人力和白银。为了阻止蒙古人南下,明朝政府靡费了大量军费和物资;而俺答汗为了生计或者打通陆上丝绸之路这样更为宏大的目标,不惜牺牲人口和马匹,不断侵扰明朝边塞,双方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。这种僵局是俺答汗最不愿看到的,如果僵持下去,俺答汗的土默特部将会在内耗中崩溃,他决定逼明朝就范。

嘉靖二十九年(公元1550)八月,在多次求贡不成和骚扰无果之后,俺答汗大举入侵明朝。俺答汗亲率大军,越宣府,走蓟州,入古北口,围顺义,长驱直入,直逼京师。蒙古军队在京师一带大肆剽掠,掳掠的目的,无非是迫使明朝政府答应通关互市。他特地向明政府释放出一个信息:予我币,通我贡,即解围。俺答汗进逼北京的事件,震动京城。这是土木堡之变以来,蒙古第二次进犯到北京。面对俺答汗强大的军事压力,嘉靖皇帝深切认识到,再不开关互市,可能带来连年战争的后果,便暂时同意了俺答汗的互市要求。

嘉靖三十年(公元1551)四月二十八日,俺答汗期待以久的马市终于在大同开市了。此后,明朝又在宣府开放马市,并制订了在延绥、宁夏开放马市的计划。集市上一片祥和,俺答汗似乎看到了光明的景象。和平的曙光降临在北方地平线上,多年的贸易禁制一旦开放,明蒙贸易出现井喷现象,这让明政府有些指手不及。由于马匹只有蒙古贵族才有,普通牧民只有牛羊,俺答汗请求扩大以马易帛的范围,以满足一般牧民的需求。他向明朝政府提出,请求允许以牛羊、羊毛、兽皮交易栗豆米麦等粮食。这一要求对双方和边境安定都有积极意义,但却遭到了明朝政府的拒绝。

薄音湖 内蒙古大学 教授

薄音湖:这下明朝皇帝就不干了,他说我答应你用马来交换我的产品,这已经是对你非常宽容了。你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,你不是贪得无厌吗?

同时,马市还受到逃离到蒙古的汉人头目的破坏。他们害怕开放贸易影响自己在蒙古部落的地位,于是唆使俺答汗的部下再次侵犯明朝边塞。俺答汗未能及时约束部下,以至于马市虽行,而抢掠的现象仍时有发生。本来对互市就敷衍了事的明朝政府,一看到边境风吹草动,立刻借口蒙古乞请无厌,而且在互市之后,仍然继续犯边为由,匆匆关闭了互市之门。皇帝严令,再有请开马市者,斩。马市只维持了一年,即告破产,犹如昙花一现。和平之光再次为战争的阴云吞没,长城沿线又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战争。俺答汗不断入侵明朝边塞,明政府继续加固长城,又一轮恶性循环重新开始。

面对单一落后的草原经济,俺答汗认识到,战争不足以解决蒙古民族的生存问题,与其低声下气地与明朝进行时断时续的互市,不如建设自己的农业基地来得稳妥。俺答汗决定自力更生,在草原上开辟土地,大力发展农耕。随着大量汉人的迁入,农耕逐渐发展起来,漠南地区呈现出农牧杂糅、蒙汉一体的局面。伴随农耕的发展,形成了一个个定居的村落,这种定居点一般被称为板升。

对板升的经营,是俺答汗一生事业之基石。嘉靖、隆庆年间,板升收获的粮食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漠南西部广大牧民的生活需求,板升农业成为蒙古游牧经济的重要补充。对于俺答汗来说,意义还不仅仅如此,板升还是他能够大体上维持漠南西部的统一,东与察哈尔争雄,西向青海、瓦剌扩张的强大物质基础。俺答汗还把他的眼光聚焦到了西部,他准备实施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,那就是重新打通丝绸之路,构建欧亚内陆的贸易渠道,营造一个由东蒙古控制的中亚自由贸易区。

16世纪中期,俺答汗武力平定了青海湖地区。他的梦想并不是为了掠夺,而是为了连通内陆的商业网络。由此往西,便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——乌兹别克的布哈拉。再往西,濒临里海的哈萨克斯坦、黑海的伊斯坦布尔、地中海的威尼斯、大西洋东海岸的里斯本,一个个国际贸易中心都已形成。16世纪的世界,无论是陆路还是海洋,都在企盼全球化时代的到来。在广袤无际的大海上,葡萄牙、荷兰的商船正源源不断地驶向亚训。双屿港的覆灭,也不会改变他们的航向,只是让亚洲另外一个国际自由贸易港得以崛起,它就是日本平户。

其实,将平户打造成一个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并不是日本人,而是一个中国人——徽州海商,王直。王直,或称汪直,徽州人,他是海上走私贸易的经营者和调停者,其势力遍及日本及东南亚。王直一直想做合法生意,但由于明朝政府厉行海禁政策,剿灭双屿港,只得纠集余部,亡命日本。这直接促成了国际自由贸易港口转移到日本,使得日本海外贸易飞速发展,各国商船都聚集于平户。但频繁出入平户最多的却是中国商船,王直也逐渐成为日本与中国海上走私贸易的关键性人物。

彭勇 中国民族大学 教授

彭勇:(走私贸易)根本问题是明代中期之后,商品经济只要发展,它就一定要构建最为庞大的市场、最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最广泛的原材料,那么这样三个因素是商人追求利润的一个保证。那么明代中期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之后,国内的这些商人,再加上这个时期就是,西方的一些探险家或者是冒险家。也就是由于这个时期,它们的近代经济也已经要开始快速地发展起来了,它们也需要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和原材料的一个供应地。

王直的崛起引起了明政府的注意,因为他的行为冲击着明朝的海禁政策。王直的徽州老乡、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是明朝政府内部的开明派,他对倭寇的性质有更深的认识,决定剿抚并用,着手招抚王直。王直则始终想获得明朝政府的承认,成为一个合法的海商,这注定了他的悲剧。胡宗宪派遣两位使者去日本面见王直,答应他的通商互市要求。旅居海外多年的王直,无法抵挡成为一个合法海商的诱惑,最终踏上了回国的征途。

王直船队抵达舟山岑港后不久,被胡宗宪成功诱降。在送往杭州后,王直被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投入监狱。围绕着王直的命运,明政府内部响起了两种声音:海禁派认为,保留王直的性命,意味着默许开放海外贸易,与祖宗成法不合;开明派认为,处死王直,必将引起倭寇的全面反弹,请求赦免王直。开明派与海禁派的较量,以海禁派胜利而告终。在被羁押两年之后,王直被判处死刑。

这是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朝画家仇英所画的《抗倭图卷》,描绘的是嘉靖年间浙江沿海军民抗击倭寇侵扰的情节。王直入狱后,原来的武装走私集团失去约束,东南沿海秩序大乱,胡宗宪只得全力围剿。居住在台州的任军峰,多年来心目中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就是戚继光,他一直试图破解戚继光鸳鸯阵法的奥秘。当年的戚继光为了剿灭海盗、提高军队战斗力,组建了一支新军。他亲自到浙江义乌,招募农民和矿工3000人,组成了天下闻名的戚家军。鸳鸯阵法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,大举歼灭了来犯倭寇。

任军峰 浙江省临海市 市民

任军峰:当然这个阵法它有许多创新之处,也有一些发明,最基本好像就是从我们这个,常山这个蛇阵上演变而来的。它最大一个特点,也就是一个优点,就是一个首尾能够呼应,不至于就是有头无尾。

嘉靖四十年(公元1561年),戚继光率戚家军在台州各地与倭寇决战,彻底肃清了进犯台州的倭寇,史称台州之捷。倭寇畏之如虎,窜入福建、广东沿海。嘉靖四十一年(公元1562)至四十三年(公元1564),戚继光又率兵增援福建和广东,扫除了东南沿海的倭寇。但是,战争无法根本解决问题,厉行海禁的明政府难以走出自己设计的鸳鸯阵,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涌动着无数暗流。

赵现海 中国社科院历史所 副研究员

赵现海:倭寇呢它,如果说只是日本人的话,禁绝起来就比较容易,实行海禁就可以了。但是由于倭寇它的主体的力量,其实是中国的这样一个走私的势力,而且这种走私的势力,它具有很强的这样一个海外市场。然后所以说呢,禁绝倭寇的话完全用这种,这种政治或者说军事的这样强硬的手段,是没有办法禁绝的。

南方沿海局势好转之时,北方长城沿线也出现了转机。从嘉靖四十五年(公元1566)至隆庆元年(公元1567),俺答汗统治下的板升地区遭遇连年灾荒。灾荒让俺答汗一筹莫展,板升农业的歉收和物资的匮乏,即将拖垮蒙古游牧民族的脆弱经济。面对这一困境,是继续以战争手段掳掠物资,还是下决心与明朝政府达成和议,取得农业物资的稳定供应,俺答汗面临着两难的抉择。

在内蒙古社科院珍藏着一本明朝时期的蒙文文献,这其中记录了一件非常戏剧性的故事:正当俺答汗举棋不定的时候,他特别喜欢的孙子把汉那吉,因为家庭矛盾,于隆庆四年,率妻子和奴仆投奔明朝,这让六十四岁的俺答汗心急如焚。但是,俺答汗没有想到的是,把汉那吉的逃亡反而帮他解开了心中的死结。此时,嘉靖皇帝已经过世,在位的隆庆皇帝任命高拱、张居正为内阁大学士,他们决定放回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,借机与俺答汗讲和,进行互市贸易,结束明蒙之间几十年的纷争。

曹永年 内蒙古师范大学 教授

曹永年:明朝方面,因为明世宗的去世、穆宗的上台,明朝执政集团的变化,高拱、张居正、徐阶、王崇古他们执政,这从明朝方面就有意要缓和这个。从蒙古方面来说,俺答汗经过多年战争,并没有达到目的。而且,板升内部的矛盾爆发。所以,以把汉那吉投降为导火线,双方接触,最后就达成了这个贡市。

隆庆五年 (公元1571) 五月,在大同得胜堡边外的晾马台,广设黄帷兰帐。俺答汗接受了明朝皇帝封的顺义王称号,其弟、子及各部头目均授以都督、指挥、千户等官。俺答汗宣布了十三条和平条款,表示明蒙世世友好,永不相犯,史称隆庆和议。不久,双方又商定了东起宣府、西至甘肃的十一处互市市场。和平互市为草原带来了新的生机,然而,六十五岁的俺答汗并不满足于此,他还要在板升的基础上,建造一座永久的城市,要为子孙后代打造一个进可攻、退可守的草原根据地,它就是呼和浩特。

呼和浩特在蒙语中意为青色的城,这座城市比照内地城市的格局建造,用青砖修起城墙,房屋上覆以青瓦,远远望去,一片青色。万历三年(公元1575),呼和浩特城正式建成。对于呼和浩特的建成,明朝政府可谓五味杂陈,原有的遏制策略,反而刺激了蒙古的壮大。然而,顺应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。明朝应俺答汗之请,为这座城市赐名归化。呼和浩特从此成为明蒙贸易中心和漠南蒙古地区的政治、文化中心,与中亚资易网络连接起来,成为世界贸易格局中的一个重镇。

赵现海 中国社科院历史所 副研究员

赵现海:以前的时候我们说,北方的这种商业的这个中心,其实都是在长城以内。而现在这个商业的贸易地点,已经推进到蒙古草原这个地方去。这样的话,蒙古草原和中亚地区,还有和这个明朝,还有和北方的这样一个沙漠这些地带,它这个经济往来更加密切。所以说就是整个草原,也成了一个经济交往、文化来往的这样一个核心地带。

随着东南沿海的逐步平静,明政府也开始反思长期以来的海禁政策。嘉靖大倭寇的现实让明朝政府痛苦地认识到,寇与商同是人,市通则寇转为商,市禁则商转为寇。要彻底平息倭患,政府必须反思,必须直面现实,作出收策调整。

隆庆元年(公元1567 ),鉴于日益紧张的财政危机和海禁政策的失败,明朝政府终于同意放宽禁令,选择在走私贸易最为猖獗的福建,准许开放月港一地对外通商。某种意义上说,开放海禁是嘉靖时期海商集团反海禁斗争的结果。

从此,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,海盗纷纷解甲为商,对外贸易迅速发展。福建漳州的月港成为重要通商港口,百姓生活得到明显改善,国家财政收入也大为增加。

陈时龙 中国社科院历史所 副研究员

陈时龙:闭关锁国是不好,但是走私贸易也不好。对于走私商人,包括跟他有关系的倭寇,他有他的合理需求的一面,但他不是积极的,最好的方式就是有序的开放。

不过明政府的开放海禁只是有限的解禁,规定只通东西二洋,不得前往日本。从出海船只到贸易路程,从出海时间到贸易货物,政府都有严格的限制。明朝政府犹如一个裹脚的女人,走走停停,反反复复,步履蹒跚地走在乡间小路上。

但无论是皇帝还是高官大吏们,完全不知道,一个由西方新兴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大潮已经风生水起。这个时候,装载着佛朗机炮的葡萄牙商船继续在海上游弋;荷兰帆船航行到南洋群岛,接着占据了澎湖、台湾;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,成为新的海上霸主,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畅游在这个大航海时代。

明代的长城与海岸线,曾像两道紧箍咒,紧紧捆住了明朝人的手脚。如今,我们有更大的勇气与气魄,打开国门,融入世界。它们一则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,一则成为我们民族复兴的海上生命线,引领和激励中国崛起。

关键词: 副研究员 自由贸易 中国社科院

上一条:

下一条: